《赴莎拉肯恩之約》:約定的盡頭是一片虛無


2016.08.17 @大稻埕戲苑

Madhouse


開演前閱讀了節目單裡導演的話,我明白只留下五部劇本的莎拉肯恩對年輕劇場導演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各種科班學製或劇展近年來一直都有改編的作品)。劇作家作品當中失序糾結的體驗、瀕臨極限的生命、性愛與死亡,很有挑戰性,只是也很致命。這個從莎拉肯恩各劇本發展而來的作品,看到最後不見莎拉肯恩,也無從瞭解那個約定又是什麼?

開演前用三面黑紗圍住下舞台範圍是頗具巧思的設計,帶出了嚴肅深沉的氛圍,而聲音表現出仿若深水裡的壓力氣氛作足。但綜觀整齣戲,給我一種導演和演員的能力尚不足以傳達「創作者眼中的莎拉肯恩」之感,充其量是模擬劇作家作品中的情緒。當我透過黑紗幕看著場中,其中的台詞或場景讓我想到這裡可能來自《4.48》,那裡可能來自《滌淨》,但一段又一段毫無關聯,也不試圖以如夢般非理性的故事結構來呈現,因為連接的轉場除了影像外都是單調重複的導演手法;戲裡有人醒來便有人睡去,加上演員們相似的服裝,本以為是呈現多重人格的比喻,卻好像也無這個意思。

創作者們以莎拉肯恩為基礎發想出來的概念,在呈現上都太安全無驚喜了。被剝奪,被忽略,被侵犯,被摧毀,被慾望吞沒這些都是想到莎拉肯恩時很直覺的意念,只是當在劇場裡表達這些強烈的負面情緒是否可能是尖叫、拉扯、扭打、憤怒、疾走、嘶吼、喘氣上述種種之外的行動來傳達,當戲通篇只有這些外顯的肢體語言,令人疲乏,會讓我覺得每一段都不需要讓演員那麼長時間的在場上作著無意義的行為(敲打樂器、丟與收襪子、撿拾紙片)。而演員的表演方法是大量運用肢體表現情感,我看著演員試圖表現出爆裂般的情緒,卻沒能說服我人物正在生氣、受委屈、被驚嚇、想做愛等等,反倒演員在場上受傷的可能令我害怕。除身體外,演員的聲音給我是佯裝激動的感覺,因為在不同幕間的相異場景裡,聽不見差別(但故意做出這樣的風格也不無可能),這讓人物應該有的個性失去依靠。


這個開三面台的空間三次透過影像試圖連結概念,只是演員在場中的移動無法無視,於是削弱了影像;同時我覺得影像應該能在這戲裡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僅僅作為換幕而已,長度太短十分可惜。最後,創作企圖是巨大的,可惜不算一個成功的實驗,我覺得無論改編莎拉肯恩或以她為本都不簡單的原因正是除非能掌握劇作家幾乎是本能的文字與情感,否則便不是莎拉肯恩了。

★★☆

圖片取自劇團臉書,本文同時刊載在台北藝穗節藝穗看心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