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流》:長大了就會從荒漠離開


2016.08.21 @The LAB Space 實演場

啤酒花盒子


創作者不分年紀都是一樣的,都很想做些形式很屌的作品,想找到知音但不能太多人。這齣作品也是這樣,將攝影展、裝置藝術、舞蹈、音樂試圖放在黑盒子裡,以為這樣就實驗就跨界了,但這還稱不上是場成功的總體藝術體驗(雖然團隊特別強調這是個音樂作品)。不過在青澀年紀的創作往往會帶有青澀印記,超齡演出畢竟是少數(沒有一定比較好),我確實在不成熟當中看到誠懇與用心。

黑盒子裡或貼或掛一幅幅的攝影作品,照片裡的元素幾乎是一致的裸裎,在海岸或林間呈現人的肉身在自然之中,這些作品所傳達出來的張力頗令我驚喜。但以荒流為題貫穿的這個空間,也讓我看見媒材的掌握有能力之別(不同創作者無法在場中達成一致),裝置與泥土枯葉等各種元素在這裡使用得給人過於仰賴直覺之感,雖然浴缸或牢籠美則美矣,整體空間還是給人巨大的空無與無所適從(可能原因是這場地對這作品的尺度來說還是太大)。

在此非劇場亦非展覽的空間中(觀眾可以像看展地一樣聊天嗎?還是應該遵守劇場禮儀呢?),我選擇走一條最少數觀眾的路。當女子開始唱歌,觀眾都坐下了,我走到黑盒子最邊邊的洞穴裡,只有我一人看著窄仄空間裡的舞者。歌者唱著自己創作的歌一首一首,經歷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只有我與舞者兩人,如果我在中途任何時間選擇了離開加入其他觀眾,這位舞者也就失去觀眾,失去被觀看的舞蹈將成為為自己而跳的舞。這種可能性讓我興奮,因為創作者想傳達的意念,將不在被觀眾所感受的歌詞或影像或舞蹈中,而是存在某種無人窺探的可能裡。

作品的段落清楚切分,演唱結束後舞者從洞穴走出與浴缸裡的另一位舞者開始跳起舞來,但創作者要給觀眾什麼?沒辦法單從舞者身體裡感受。兩位舞者的身體語彙還在發展,鏡像般的雙人舞和急促重複動作的肢體,讓我看見了意念但身體不夠扎實而有點漂浮。

下午三點二十五分,演出結束。四點前觀眾都可以參觀作品,兩位女舞者停在靜靜對視的狀態。這時身為觀眾我試圖地逼出作品深處的力量,本來想這樣在場內看著兩位舞者直到四點,直到她們筋疲力竭(這會是最真實的身體),但可惜沒能完成。約莫過了七八分鐘場內只剩下我這個觀眾,工作人員時不時探頭,兩位舞者頭上的頂燈也漸漸暗下去(其實挺聰明的作法),我知道我該離場了。(走出門後回頭一看,看見兩位舞者相擁。)

這是一群復興高中戲劇班同學們上了大學後重新聚首的團體,期待他們繼續汲取養分,繼續創作。

★★★

圖片取自劇團臉書,本文同時刊載在台北藝穗節藝穗看心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