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的日與夜》:每扇發亮的窗子後面,都有一個故事。


2013.11.20 @台北新光影城

第一次看許鞍華的電影,對我來說,我是真正地以一張白紙近乎無知狀態來看這部電影,不知道天水圍是個香港地名,不知道這是一部講香港的電影。

不抱任何期待的我卻在看完後,眼眶含淚,不因為劇情多催淚,不因為音樂多逼人,不因為劇本多煽情,相反的,如果將電影中的角色都換成天水圍當地人,這部電影完全就是天水圍的紀錄片。講的只是一個單親家庭的日常生活,就這樣,但我卻感到真摯的情感在角色間流動,導演厲害的地方不只如此,一開始的主角我不喜歡,是一個剛考完會考(香港的教育制度規定在七年制中學完成中五學業的學生,需要進行會考,2011年的會考是末代會考)每天在家睡覺的大男生,看似跟母親間的關係很冷淡,連話都短短的,到後來才發現這是我的既定印象在作祟,其實張家安(男主角)雖然嘴巴不說,但靜靜地與母親間有著相互關心的情感。其實閒在家的時候人何嘗不是如此,看電視、吃飯、睡覺,但出現在電影畫面中卻讓人直覺反應這個角色是個壞小孩,導演用高明的方法讓觀眾喜愛他。

電影中貴姐(母親)與阿婆間的同事兼鄰居的情誼,也讓我完全喜愛貴姐這個角色,其中貴姐陪阿婆去沙田探望孫子,回程的公車上兩人間話不多的互動使我鼻酸,只是場不到三分鐘的戲,卻表現出一種香港人的情與義。觀眾怎能不愛貴姐。電影中常常有張家安與母親兩人吃飯的鏡頭,這些平凡的場景裡母子間不需說話,我卻自然地感到溫暖,一起吃因為幫阿婆換燈泡搬電視所以阿婆送來的冬菇,一起吃媽媽剖開的榴槤,一起吃小舅送來的月餅,都是這麼簡單的戲,卻有著巨大的力量。像導演說的,母子兩人用買報紙附贈的衛生紙,畫面表現的不是經濟的壓力而是親情的厚度。最後媽媽邀請阿婆來家裡,三人一起吃柚子,鏡頭慢慢移到窗戶之外,公園草地上滿滿的人們都在慶祝中秋節,蠟燭的火光照亮臉龐,然後是過去香港的黑白照片,同樣也是燭光映臉,一種香港的浪漫。

電影的前半段,畫面的構圖常常出現欄杆,也常常出現大樓的遠景,其中一點一點的燈光是一戶一戶的人家,看到的時候我都想這是一種香港社會的現實,寸土寸金,每戶人家都只能是小小一方天地。壓迫感很重,直覺是種淒涼(畢竟是單親家庭和獨居老人的故事),但到了電影的後半,每當出現大樓的畫面我卻開始想像,每一道光後面,都有一個故事正在發生。這部電影非常寫實,沒有高潮迭起,路上的人都是住在當地的人而不是臨演,一切貼近社會的肌理;導演淡淡地講了一個故事,充滿情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