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merica》:走進一個時代看人生起落


2015.09.26 (整排場)@藝百廈


同黨劇團



同黨劇團辦到第三屆的讀劇節,導演黃郁晴選擇了這個由英國劇作家Lucy Kirkwood所創作的劇本,一個跨越歷史與國界既真實又魔幻的野心之作,雖然已經採用讀劇的形式演出,在刪減某些片段之下長度仍然長達三小時。如此龐大的劇本當中議題能延伸出太多太多,我驚訝在一個英國劇本中彷彿看見婁燁《頤和園》裡捲入時代浪尖的人與之後的掙扎迷惘,以及陳可辛《中國合夥人》中現代中國夢與美國夢的辯證。

有這麼一幀攝影史上的經典照片,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一位年輕人手中提著兩個塑膠袋,站在一排坦克車面前。在凝結了一個國家命運的轉捩點上,許多人的生命從此改變了,故事就從拍下這張照片的美國攝影記者Joe Schofield開始;二十三年後的二零一二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曾經以為早已死去的人可能活著的消息,刺激Joe去尋找那張照片裡的主角,坦克人(Tank man),想問他是誰?他在這二十年間發生什麼事?他手裡的袋子究竟裝了什麼?最重要的,一個英雄的早餐都吃些什麼?

在Joe執著尋找的過程,他信仰照片曾經有過力量,相信英雄。他拍遍了世上所有流離失所的人與對抗壓迫的人,從南蘇丹到敘利亞,從天安門到佔領華爾街;在Joe與其他人的對話中,劇本探討了攝影的文化意義(桑塔格寫過、布希亞寫過,但是世界還是會被一張小男孩趴在海灘的照片觸動)、媒體人如何在資本主義的政商結構裡維持良知、社會運動帶來的運動傷害(年青人如何處理一個時代濃縮後的精神重擔)、China&America這兩國的價值差異(以及他們各自象徵的意識形態與文化想像,例如誰是無名英雄?是站在坦克車前面的那個人,還是從坦克車頂出現的那個軍人?)還有Chimerica這個由Niall Ferguson創造的新詞,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左右世界,在這個現在進行式的世界裡如何不會成為希臘神話中的Chimera?當代的劇本懷有著當代的批判,尤其是在地理上與政治上皆夾在兩國之間的台灣更是如此。

讀劇特殊的形式仰賴觀眾的想像,舞台極簡到只有四張椅子,多達十位演員仍然要輪流分飾旁白/舞台指示,構築出一個檯面上簡單,卻像冰山十有八九都在海面之下的恢宏龐大,劇中人無論是信仰英雄、信仰資本主義、信仰黨、信仰媒體⋯⋯各有立場,一個好的作品不給考卷的標準答案,而是讓受眾自行尋找意義。《Chimerica》以劇作家為主,劇團與導演將之引介至台灣來,雖名為讀劇,用心程度卻像是另一種形式的演出;尋找坦克人的漫長過程,不感覺瑣碎冗長,卻是讓觀眾看見人的存在。最後,他是誰,以及他手中的袋子,成為一個詩意動人的謎底。


對我這個六四時尚未出生的一代而言,主要自我認同為台灣人的一輩而言,Tank man是個歷史人物,那改變當代中國的事件也是。但好作品能超越這些障礙,所以這齣戲能被英國人理解,而相較於異文化的隔閡(有趣在於對英國人而言是中美的故事,對台灣觀眾而言是個英國來的劇本),我確實走進了一個時代,看人生起起落落。

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寫手扶植計畫提供,本文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