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訪員之死》:憑藉著夢活下來


2015.09.05 @Commander D.

劇場主義劇團


這個以皮繩愉虐為主題的地下室酒吧與這齣戲的壓抑氛圍意外地合拍,除燈光打在演員臉上的陰影還有視覺上鐵網的效果。我喜歡劇場主義團隊不把場地裡的現成吧臺拿來用,而是將心思放在這場地的氣氛與壓迫感。

我剛好坐在吧臺區第一排所以可以看到對於整體空間的利用及巧思(演員在鐵網前後及頂燈的效果)。但對於側面觀眾而言那是完全不一樣的畫面,戲的大半時間不是側臉就是背面,這一點就算團隊作出再好的效果也是完全無用,讓這齣戲將近一半觀眾看不到其實接近災難。

這個由大學生組成的劇團在戲剛開始時可以看見演員的肢體還僵硬,到了戲的後半段各種的情緒加強才進入狀況,但還是陷在演出來的尷尬。劇本上的缺陷反映創作者的不成熟,概念是有趣的也有不錯的起伏,只是人物都不夠深刻,演員也無法將心理轉折表現出來,幾乎都是用很單一的情緒將台詞念出來。

我可以理解年輕創作者想說故事的心情,劇本其中不乏好的段落,例如安排一個不是原本以為的人物死亡是巧妙的(戲後打開節目單才發現居然有雷)而且故事還算完整;但有些便宜行事的部分(姿儀的未婚夫完全是個只為展現不可理喻的角色),以及硬傷,比如精神分裂症的呈現。這些缺陷如何避開是創作者未來的課題。

劇團能將空間本身的狹長以及高臺運用的令人驚喜,燈光也為這齣戲增色不少,只是換景有點多且換幕的時間太長,不免可惜,有些段落刪除或是改變原有方式能讓節奏更順(職場霸凌的情節,丟完紙團後居然只能慢慢收)。

結尾當姿儀在臺上吹著空氣薩克斯風,怡嫻倒臥在自己的血泊裡,這幅畫面是有衝擊力的;我覺得這齣戲的確反映了現下年輕人對資本社會定義的成功,那不甘與嘲笑的姿態與成為異類的某種自傲,而做戲就像在成長路上尋找解答的過程。

★☆

圖片取自劇團臉書,本文同時刊載在台北藝穗節藝穗看心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