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我要回/去囉!到了打給你。》:我輩的當代糾結


2018.08.10 @龍山寺捷運站三號出口

僻室 House Peace

氣溫三十五度的台北午後,這個演出以一位快遞員穿梭在台北剝皮寮街頭,帶領觀眾體驗送貨的模擬流程為主。其中透過主角接起電話穿插著這齣戲的核心,關於回與去的糾結(英文劇名going to/back to Taipei直白地把創作源頭的焦慮表現了出來)。這種在街頭遊走帶著耳機的演出,台灣觀眾已經不算陌生;而這種形式之所以有趣,私以為是在戲劇之外,那些不受控制的部分才是最吸引人的風景。 

但在開始談演出前,先說明《我好揪節》的策展可以視為台北藝穗節裡的另一個小戲節;有些共同元素在這五齣小戲之間流轉,所以其中若即若離的交錯變成了彩蛋。尤其這齣戲是我在《我好揪節》裡觀賞的第一齣作品(在某些形式上有著類似於超親密小戲節的趣味性,跟著穿梭在街弄之間),而此作似乎也是《我好揪節》裡唯一遊走介入了其他戲劇時空的演出。觀眾跟著快遞員小龍女前往送貨的時候,踏入了其他作品,身為觀眾不禁會想這些交到其他表演者手中的包裹,會如何推進其故事。(而在今日稍後所看的《衣櫃裡的我與父親》、《無盡閃亮的哀愁 -The Boy Mermaid》當中,送來的包裹確實是用來催化故事的。) 

回到這個作品,觀看過程中最讓我感覺神奇的是,評論人葉助偉在上週的評論裡寫到在小龍女送貨被拒後,表演者的旁邊有著一位看似流浪漢的老者;而在今日的演出,同樣有著一位老人(防衛心很強的樣子,手中拿著一把美工刀)坐著。這個不在戲劇文本內的人物、耳機裡傳來的錄音、演員的表演,共同疊合成一幅使觀眾多重解讀的場景,也應該是創作者意料之外的事。 

不過除了意外因素(這場還包含走錯演出的觀眾),這作品演出的形式蓋過了劇名要傳達的訊息。在劇場空間內能做到的轉折,當在光天化日下就顯得困難與侷促(當然此戲依然有著這種街頭形式才能做到的演出效果,小龍女與Grace在十字路口的兩端互望就是);看似擁有自由移動的空間,實則被時時提醒觀演之間的界線(比如小龍女送貨被拒的段落,觀眾的視角是被限定的,工作人員會引導你到正確的觀賞位置)。 

總體而言,是個微妙且相當藝穗的作品。肩負著介入其他故事線又要保有己身敘事的雙重目的,在形式上又選擇困難的路(執行上也是相當複雜,給觀眾耳機、防止觀眾暴衝、還要注意演出安全等等)。而在大熱天裡演出,團隊挑戰了自己,觀眾也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