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逃出這恐懼女人情慾的世界


2015.11.20


1996年的美國好萊塢電影,描述一個宗教尚未除魅的時代,那也是一個女性受壓迫的時代。初看完這部電影,一股令我作噁的感覺揮之不去,不寒而慄的是整部電影故意給出的氛圍,再現出一個前現代的美國,卻又與明明已邁入現代性的社會如此相似。我好像可以看見劇作家Arthur Miller與導演Nicholas Hytner殘酷又慧黠的眼睛,那貫穿整部電影的主題「獵殺女巫」,時至今日沒有離去過。

電影原型是一六九二年美國薩勒姆女巫事件,而在片中透過一群女孩的指控與宗教法庭介入,謊言交織在這個小鎮就像滾動的巨輪,無法憑一己之力停止,吊死了許多人後才結束這場激情殺戮。於是我想不管從法庭訴訟、女巫疑雲或是男主角的高貴情操來談這部電影,都無可避免地碰觸到最核心的問題,那就是「父權」(patriarchy)。

法庭所代表的國家權威是電影裡父權宰制的具體化呈現,法官、神職人員都是男性,國家高權的陽具中心主義很容易被看破手腳與批判之;但更幽微的父權幽靈則屬孩童虛假的純潔性,純潔神話潛藏在社會如何想像小孩的背後,保護純潔的同時也否定孩童的慾望,否定孩童做為主體的可能(例句:我的小孩很乖都是朋友帶壞的。)於是在電影裡當孩子集體操弄這樣的想像時,整個父權社會才會如此毫無招架之力,讓我們看見陽性的知識體系有多麽脆弱可笑。

劇本原型是女巫審判,這種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獵巫熱正是父權的赤裸展現,安.巴斯托在《獵殺女巫》(Witchcraze: A New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Witch Hunts)中,直接指出獵巫熱的主因就是厭女情結(misogyny)。同時電影的敘事觀點也會讓觀眾認同男主角,厭惡女主角,為什麼?

因為女主角的強勢與情慾高漲正是現代社會中的「蕩婦」典型,故不被觀眾認同。劇本非常精巧的把女主角轉化成現代女巫,當觀眾看電影時對女主角的嫌棄正反映出獵殺女巫在現代社會中依然存在,而許多人仍然渾然不察。另一個原因則是女主角反過來利用整套壓迫女性的遊戲規則,社會恐懼這種不受控制與規訓的女人,當然她讓許多無辜的人送了命,只是我要指出父權體系對於人(無分生理性別)的壓迫才是真正元兇,電影中的宗教法庭與法官握有權力之大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獵巫根植於厭女,獵巫熱的背景起於男性對女性身體懷有既厭惡又恐懼的偏見,認為女性意志力低落且情慾高漲,容易受到撒旦誘惑,甚至進行魔宴,此種想像也在電影開頭呈現出來,由老婦帶領年輕少女們祈求愛情的巫術儀式。同時電影也塑造男主角的偉大對比女主角的惡,在這點上除鞏固了異性戀美好婚家的神話,女主角的愛慾因為是介入家庭的第三者所以必定被賤斥,她被視為體制外的女人、社會價值的破壞者,而她的愛不屬於主流愛情神話無法被觀眾認同而是被唾棄,尤其是女主角為了愛所做出的種種舉動更是「天理」難容。於是我們在女主角身上看見雙重的女巫身份,在前現代的宗教迷信下是女巫,但她的小三身份讓她成為現代女巫,父權的厭女情節始終如一。

電影最後一幕當男主角、接生婆、老護士受絞刑,這幅畫面的意義顯現出獵巫的典型,男主角的出現只是配合劇情需要以及為了安撫視聽眾必要的陽性觀點,重點其實在兩位一起接受絞刑的女人。為何是她們?

在獵巫熱時期,年老女性和寡婦成為世俗官方定罪的主要對象,因為這些女人不受父權管控與規訓,他們逃逸於家庭外,而且掌握關於身體的知識。父權社會建構出的身/心二元對立,讓心靈的知識(例如神職人員、法官)高於身體奧秘(像電影中的護士、接生婆)的成見代代複製,讓掌握這些知識的女人(通常是獨居女人)被普遍相信其性慾特質強烈,因此她們成為那時候大眾想像中的典型女巫。而如今的蕩婦以及小三之所以被獵巫也正因為她們承襲了父權厭女情節的投射,恐懼女性情慾永遠不死。


所以電影中最後女主角只能逃,作為一個女巫(戲裡戲外都是)她無法在社會上活下去,必須逃逸於父權社會的掌控,這也讓這部電影變成一則沒有結尾的故事,男主角的悲壯只不過是給觀眾的安慰,況且同樣作為破壞體制者,為何總是小三被丟石頭,而男人只不過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我不禁想像女主角會遇到與她一樣的的女巫嗎?有那麼一座父權缺席的烏托邦嗎?或是她一個人,沒有同類,在容不下她的社會中窒息而死?於是整齣電影成為一個永恆的寓言。

★★☆

          

參考資料
Paris Shih 〈淺談女巫獵殺〉,https://goo.gl/oZgvE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