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邊緣》:遺憾存在於人間,也存在於天堂


2014.12.19 @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天作之合劇場

「遺憾」是個歷久不衰的故事原型,當每個故事都談遺憾,如何談得不芭樂,談得讓從各種影視作品中早已接收幾倍於自己人生故事的觀眾感動,這就有難度了。天作之合劇場重製這一齣十年經典,在我看來,劇本中規中矩,不讓人失望,卻也不令人驚艷。

也許是我個人口味偏好,音樂劇在一般情形下不是我的守備範圍,為了讓角色唱歌劇本常常顯得彆扭,讓我不安。看這齣戲時也是,花了比平常還要久的時間才進入戲中,天使出場後才放心讓自己觀賞這齣戲,想了想原因,正是寫實的舞台與故事情節配上註定不寫實的歌唱讓我遲遲難以進入。到了天使登場,這齣戲推進到這時才正式放棄寫實路線,我也終能不胡思亂想地去享受這齣戲了。

因為較少接觸音樂劇的緣故,對音樂劇演員如何在表演與歌唱之間平衡我並不清楚,不過演員們確實令人眼睛一亮,歌聲動人,飽含情感。作為主要動機「野玫瑰」的各種編曲版本也讓我不覺得煩悶或單調,除人物獨白的抒情歌曲,負責炒熱氣氛的快歌效果十足,其實音樂劇做到這樣即是一齣好戲。當然,現場配樂更是一大加分。

接著談不令人驚艷的部分,劇情的各種唐突讓作為觀眾的我,看戲時要不斷說服自己這些劇情都是有原因的,相信有個神默默地讓所有事情都串連在一起。這樣的解讀當然合情合理,只似乎少了點什麼?下半場幾乎不留時間給觀眾去咀嚼,所有事情漸次發生,一切皆是命運的安排讓這齣戲缺少能更往深層探索的空間。情感漲潮地太快,退得也快,觀眾確實容易因為劇中人遺憾的圓滿而落淚,但戲結束後留不住什麼。

下半場的劇中劇,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園》,要將之視為隱喻還是錯置的隱喻讓我看戲的時候有點混亂。這個經典本闡述人與人的疏離,當然與《天堂邊緣》中傳達關於遺憾的彌補有著重大的連結,《玻璃動物園》做為象徵非常直擊觀眾,看戲時心想真是直接啊;不過那首〈把蠟燭吹熄〉則令我疑惑再三,做為劇末的獨白象徵湯姆的離去,湯姆在原劇本中渴望冒險的性格及非常隱晦對同性的情慾,我卻無法將之對應到此劇人物。(但江翊睿的演唱是我在這齣戲中感動最深的聲音)

觀眾進劇場尋求現實不可及的一切,因為關於遺憾我們都有太多,劇中人最後不帶遺憾地離開我想這就是我們在黑暗的座位上最想看見的結果吧。很多時候只是需要勇氣打個電話,說出心裡話。

★★☆

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寫手扶植計畫提供,本文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