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畫出一條線,這邊是我們


2017.09.09 @77 OMG

摸黑

要做些什麼,才能區別我們與他們?要怎麼做,才能在人群裡看見同類?這齣戲在表面上呈現出當代台北都會的同性戀圈子,一個由台北中正區為圓心的地理範圍與線上社交網路共同組成的浮世繪。但《內褲》當然避不開同志劇場的一貫母題,自我認同與對愛的索求。箇中滋味是即便釋憲通過,這些人永遠在追求烏托邦,永遠必須確定「我們」的疆界(少數永恆的宿命)。

所以彩虹旗、大遊行、夜店、酒吧、口號、阿妹、「國歌們」是辨認我們與他者的方法。軟體上的各種黑話,各種用動物指稱體態的圈內規則都在這齣戲裡被表演出來。感覺像是創作者想要暴露給觀眾看,如果你是男同性戀你都懂得,如果你不是,現在讓你看看「我們」。舞台的形式是亮點,木構的房間場景裡有同志群體裡的非主流與主流來來去去。兩位演員層次切換分明的演出,加上特意在空間的吧台將換裝過程暴露在觀眾眼前,表演性因此穿透彷彿成為導演隱喻圈內的gay/假掰,「我們不是生來就是Gay,我們成為Gay」。

內褲與性,場中的一張大床,演員旁若無人的裸體,觀眾帶著偷窺的性質看著這圈子內人的脆弱。而當我想成為我們,圈子的邊緣究竟在哪(圈子內也有邊緣吧)?主流與非主流決定了你在軟體上的行情,去遊行是獵豔尋菜,練身體穿特定牌子留某種髮型到底要怎麼加入圈子。當代同志到底要在哪裡找到歸屬感?在軟體建造成的社交網路裡還是一次次的約炮,那些不夠「好」的同志又要怎麼找到溫暖?整齣戲其實便是不斷辯證這個難題(其實不需要演這麼長的)。沒有答案。圈子內我們都寂寞,最後還是只能在酒吧裡遇見彼此。彷彿沒有明天只能有當下的享樂。

★★★

圖片取自劇團臉書,本文同時刊載在台北藝穗節藝穗看心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