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二部曲》:追尋不只作為過程


2014.01.18 @台北城市舞台

這齣戲在製作上與首部曲相差四年,四年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對於《Q&A二部曲》而言最明顯地是喜劇笑點的大幅收斂,劇情的格局與呈現被拉大,從首部曲以劉毅(蔡柏璋)為主的記憶追尋轉變成傅嚴歆(李劭婕)前往倫敦尋找爺爺嚴和(朱宏章)與劉毅在首部曲最後前往柏林的故事。Q&A所代表的追尋與失憶變成三條線的交互進行,劉憶(失憶追尋)、傅嚴歆(追尋)、嚴和(失憶)。

雖然實際上是首部曲與二部曲的聯演,但很明顯地看得出蔡柏璋創作的歷史時間差,《Q&A二部曲》中的快速換景比起首部曲變本加厲得多,劇本野心也變大了,這幕還在現代,一會燈暗燈亮整場已變成文革前中國的時空。導演選擇如此風險不小,一不小心劇情就會顯得零碎,情感來不及建立就被摧毀;不過幸好是聯演,一口氣看兩場的觀眾在首部曲之後習慣這樣的處理手法,在二部曲中快速剪接的模式下不至於頻頻出戲。雖然劇情看似是平行的三條線,但看下來發現明顯側重嚴和與蕭玲(徐堰鈴)的愛情故事,尤其兩位演員對手戲之強烈,當時間又跳回現代時一時無法適應。

對照劇中兩種不被祝福的愛情,一個是傳統中國底下世家少爺與伶人的愛情,一個是現代社會中的保守意識形態詆毀的同性之間的愛,看到過去與現在的人們對抗體制與傳統價值,他們共享同樣的叛逆與依循自己的慾望,二部曲結束在劉憶將收音機交給嚴和,能否理解成那是個跨時代能互相理解的神話?除了古今對照外,首部曲與二部曲中置入了許多種性實踐的樣態,在舞台的鋼骨結構裡,一個又一個切開的空間與情慾投影,那像是展示各種「變態」性的情慾博物館,不禁讓我想到Madonna於1990年的MV "Justify My Love”當中各種性實踐的展示,其實歷史的確以緩慢的步伐前進,當年MTV禁播這支音樂錄影帶,如今我們能在劇場中毫無風險地觀看。

相比首部曲留下的伏筆,這齣戲裡尚未解開卻又埋下了更多,在華麗的導演手法與舞台之後,觀眾看得出劇作家蔡柏璋的改變,一如節目冊中所言他驚訝於在《K24》裡可以如此毫無心魔地書寫,要知《Q&A》結果是好是壞,我想要留待第三部曲來證明了。

★★★

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寫手扶植計畫提供,本文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