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灣國家兩廳院與瑞士洛桑維蒂劇院合製,《這不是個大使館》這齣劇場作品的高概念如字面之意,且演出初始即開宗明義:今天以藝術自由之名,在瑞士(及所巡演之國家)的劇院裡,將成立一座代表我們的「大使館」。
此作品從歐洲大陸開始巡演之途,面對的就是兩群觀眾,拿著中華民國護照(Taiwan Passport)者與其他人。而這本綠色護照,本身即是持有者最能切身感受國際政治現實的象徵,無論是走不進聯合國大樓,或是上面的「Republic of China」在各國移民官面前種種光怪陸離的故事,不禁令人想問,劇場有何用?是現實還不夠魔幻?
而沒有比在國家戲劇院搬演此作,更能讓觀眾抱持警醒的心態看待劇場中的一切。如此政治的一齣劇場作品,是創作者們試圖以劇場之用,在嘗試坦承、揭露現實的過程中,「啟發」觀眾更多疑問。
我們這群拿著綠色護照的觀眾,安坐在觀眾席內看著舞台之上的揭牌儀式,也被推定為瑞士的政商名流一同參與「大使館」開幕。但眾人心知肚明,只要走出戲劇院大廟,離開了藝術自由的保護傘,外面的中正廟(或稱中正紀念堂)彷如古蹟巍然不動,劇場的魔法會在觀眾不間斷發生地疑問中瓦解。
比如,舞台邊上「中華民國(台灣)大使館」的館牌亮澄,但這真的是代表「我們」的大使館嗎?大使館,便是國家之承認,但在瑞士(及所巡演之國家)劇院裡成立大使館,究竟意味著承認了「什麼」?表演者細數著邦交國的名字,而這些邦交國所承認者,與這個劇場作品所假定承認的是同一件事嗎?或是,「我們」是誰的「我們」?
這齣戲無法回答,因為現實裡也沒有答案。
台灣作為現存於地球上的孤例,在大寫的政治裡,是一個具備所有國家客觀要件,卻從未宣告自己是個國家的地方。尤其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大使館館牌上所寫的可是「中華民國(台灣)Embass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同樣地,我們所持有的綠色護照,同時存在著「Republic of China」、「Taiwan」,或許我們習以為常,但這真夠怪誕。
而劇場魔法的蓄力一擊,就是在三位表演者的獨白、交鋒、揭露自我的過程,以此折射出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中華民國台灣的幽微之處。
以上種種,是現實裡未解的難題,而難就難在共同體內對此的想像還能更分裂嗎?於是不禁會讚嘆於選角之高明,三位表演者的立場竟然可以囊括這座島嶼上的台獨派、華獨派、統派(華統或紅統有差嗎?)之光譜,乃至於各自所代表的性別、資本符號(且毫不意外在族群代表性上起爭議,但這類雞蛋裡挑骨頭的批評也最為廉價)。但如果觀眾能從三位表演者在國家認同立場如此殊異的代表性上,去發現這塊土地上的人都沒有共識但竟然能持續相安,那不正是多元的所在?
而這種台灣性,被轉化成最詩意的表演手法,在於表演者不論立場,以舉牌代替了說話。當台上表演者舉起「I Disagree」、「No Comment」的牌子,口述語言的缺席代表著避免衝突但不懼於堅定表達。而那也是我所知道台灣人的模樣,這座島嶼歷經了這麼多殖民體制,現狀總歸來說「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雖然在可見的未來裡,對外面貌仍然模糊不清,但「國」拆掉那道牆後成為了「或」,一切就都仍然可能。就像妮妃雅(Nymphia Wind)獲得美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冠軍時所說:「對於那些感覺自己不屬於這裡的人,只要記住,要無所畏懼地生活,有勇氣活出你的真理。」
所以當劇場落幕,身處國家戲劇院的觀眾,在物理距離上終究是離自由更靠近一點,「自由廣場」的牌匾,會在夜色中光芒不滅。我們就是群在百年追求的路上並肩而行的人,直到終究行過坎坷,直到溫柔地把世界變成我們的,直到發現那不再是個問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